
人透過手的勞動來建構自身,「手的勞動」被視為人格的工具,用來表達自身的智慧和意志。對一個成長中的人來說,是否擁有一個真正的興趣,可以決定他一生能否熱情擁抱生命的重要因素。當孩子到了「所有事物都開始動搖」的青春期,特定的喜好使他有了寄託與堅持,因此得以保持和這個世界的穩定與平衡。
我們提供不同媒材與工具,教導孩子如何安全使用工具,以及創作時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讓孩子與成人透過各自的生活經驗,延展出私自的創作領域。 孩子自己編寫書籍,創作自己要玩的玩具;成人設計身邊的器物和教具。經由手的勞動,實現內心的想法。將思想與身體連上相關的線。
藝術之「大用」在於「無用」:無用讓它得以超脫現實的框架,直指人心;大用讓它得以在面臨困境時,將人心提升至非現實的境地,俯瞰現實的惶惑。我們不禁要想:如何讓每個人深藏在心中的本能,變成一種恆常的動力?
˙培養基本能力,讓創作成為可能
磨 / 用砂紙或不平的地面磨滑物件。
釘 / 木與釘之間的釘、木與木之間的釘、不同媒材之間的釘。
鋸 / 鋸木片、竹子、水管等力量的掌握。
連結 / 同質性與不同質性物之間的連結。
轉動 / 輪軸、風車、竹頭號等不同的轉動形式。
黏合 / 不同媒材的黏合。
彈力 / 將物理原理融揉進玩具的設計中。





很棒的互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