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準備了檸檬的「酸」、糖果和紅糖的「甜」、苦瓜的「苦」和泡菜的「辣」。本想提苦苦的藥,但考慮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就沒說了。又因辣椒過於辛嗆,所以採用稍微柔和的泡菜。
當我在擠檸檬時,致翰、李鳶、凱宣、靖翔、上鈞、昕成故作正鎮壓,直說不怕。昇翰、昕蕾、恆睿、滋謙、彥儒、伃倢、沛妍則直接表答感官感受,呈現一臉「酸」。昇翰捧著下巴;蕾蕾皺著眉;恆睿除了酸臉外,身體還一直抖;滋謙整個人往後打轉,躲了起來;彥儒的臉,糾在一起;伃倢應該已經酸到牙齒了,兩隻手捂著臉頰說不出話來;沛妍一直喊酸酸酸。

苦就是苦瓜啦!當我提到苦瓜的「苦」時,昇翰馬上說:「藥也是苦苦的。」喔!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原先躲避的問題,昇翰開門見山就把它攤在地上,逼得我不得不面對。在想,人為什麼會生病?發燒頭痛這些症狀究竟代表什麼?如果人的身體沒有這些機制做為防禦,那將會無病無痛無知無覺直接死亡。想想痛感這事,如沒痛感,血將不斷流,人卻笑容滿面的死掉,多恐怖啊!病和痛其實有極正面的意義,它是一種保護,讓人及早意識到身體的問題,而去處置。此時,不禁要讚嘆起造物主的偉大和神奇!
我當然要來段機會教育,告訴他們病痛的意義,以及病菌由藥物來對抗等等陳年老調。內心其實更希望孩子面對「病痛」時,可以理解它對人體的重要,那是一層保護。
「受傷時,擦藥也不能哭,因為要把細菌殺死。」彥如說。
「要喝水。」李鳶說。
「 吃完藥可以吃葡萄乾。」滋謙的加強,馬上振奮人心。
上鈞接著說:「媽媽都有讓我喝草莓汁。」
這是一種安慰,對排拒事物的一點小小補償。

說到苦,幾乎所有孩子都怕,所以我們把苦瓜切到最小最小,如果真的很怕,就選最小塊的嚐。經驗告訴我,人會因「大家一起」而去做平常不敢或不願嚐試的事。果然,昇翰、昕蕾、恆睿、上鈞、彥如、靖翔、昕成都還想試第二片,而且都說不苦。吼!這是「苦」的感受啊!不苦我在幹嘛。

輪到「辣」了,我一樣把泡菜切成最小片。凱宣對辣的接受度很高,吃了還想再吃;睿睿沒咬就直接下肚,露出滿臉誇張,還好我切很小;沛妍對大家宣佈,在家媽媽有給她吃辣椒。

最後的甜,最受小孩的歡迎,所以我把它放在最後。所謂「先苦後甘」。當我們拿出糖果時,孩子以歡呼的叫聲表達心情。呵呵!大家以為有糖吃了,但因最近天氣多變,許多孩子咳嗽,所以我們約法三章,糖果先放我這裡,等全部小孩都好了,再一起吃,但可以嚐嚐紅糖的滋味。一張張大開的嘴,沒魚蝦也好,大家都想吃很大口。別想,一人一點點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