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星期一)晴 / 補強&備料冬令營結束,天就晴了。
懶懶不想做事,
攪拌幾桶水泥砌一層牆。
孩子搬的石頭太小,
砌牆易塌,叫一車磚,
打算將磚與石交錯,
讓牆面堅固。
還要叫一車沙,備著,
一得空,就可以做上一點,
讓工程持續進行。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晴 / 政廷來補工
冬令營時,政廷跟三育牧師去南台灣騎車,
沒能趕上,今日媽媽送來補工。
他可幫忙備料,那堆沙全算他的。
政廷是很可以單獨工作的孩子,
有些人一定要伴,
他反而一個人較能定心做事。
一杓一杓把沙挖進塑料袋裡,
熾烈太陽,照映在他黝黑的臉龐。
遠方校園鐘響,他驚訝説:
「嗄!這裡也可以聽到學校的鐘聲。」
說完突然改口:「不對不對!
我們應該聽大同公司的,我們現在是工人。」
哈哈!沒錯,長期跟我們工作的孩子都知道,
我們的作息是跟大同公司的鐘。
他哼著歌舀沙,喜歡他這種模樣,
再怎麼苦,都可以苦中作樂。
中途鐘響,休息時間,
讓他騎車去雜貨店買零食。
在有限金錢限制下,
從眾多食品中挑出一樣,
專心享受。
午餐時間,政廷看著珠仔台,打它幾下。
和我追殺數次後,贏了三條香腸,
為自己午餐加菜。
足足工作七個鐘頭,
中間偷玩一下,
竟也將 一米 沙「凸」完。
這對大人都不容易,何況孩子。
換上別人,不早就怨死你。
政廷爸媽堅決磨練這個悟空孩兒,
要他有堅強的心志和體能。
平日跟著牧師騎車,從南到北,
在嚴格紀律下日曬雨淋,
從自然中砥礪心志和體能。 有個媽媽問,那個牧師不是很兇嗎?
政廷正埋頭在看簡體版《本草綱目》,
只見他輕描淡寫回應:「在外面很危險,不嚴格會受傷或死掉。」
說完突然猛一抬頭,問這位習醫的媽媽:
「『脫肛』是什麼?」哈哈哈。
看著他一年一年前進,
能夠這樣,除非父母有眼,
可以看到哪些事對成長中的人有終生影響;
哪些事會浪費時間,甚或腐化心智,拖人下墜。
這是前行者的職責,否則,成人何用?
這讓我想起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
在《新幾內亞人的成長》中的論述:
親切的傳下我們的傳統。
節錄幾段,勉勵自己。
今日報上刊載香港富商余彭年先生,
捐盡身家174億元,未留分毫給子女。
余先生引用林則徐的家訓: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令人尊敬!
政廷「凸」完沙,得到起火洗澡的權利。
那是真正將火應用在生活,不是隨便玩玩,
代表做與成人相同的事。
他鑽進林子,撿拾柴薪,
謹慎用火箝撥弄耀動的火花。
他原是胡亂瞎搞的孩子啊 !
星月冉冉上升,
挪威女歌手在唱歌。
他得到一鍋木味熱水,
享受疲累身軀的鬆怠。
臨去望著地面沙痕說:
「這邊早上是一堆沙,明天就看不見了。」
多謝~~
回覆刪除請問要如何加入這個這麼棒的團體啊?有什麼條件限制嗎?迫不急待想加
回覆刪除入,除了這個部落格之外,還有沒有哪裡有更多關於你們的訊息啊?期待回
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