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假日學校幼兒部2010/10/3(上)

和昨日的小學社群不同,

這些剛從爬蟲進化成雙足動物的孩子,

第一次來到這異於他們生活經驗的荒野,

心知要費點心力和體力。



果然,該哭的哭了,不該哭的也跟著哭了,

這是物種面對陌生的直接反應。

橫溪流動著昨日大孩子的身影,

他們不也是這樣過來的?







抱著雅告訴她,我們認識很久了,久到足以相互信賴。

對一個四歲多的孩子說這些,看起來很傻,但我知道她會懂。

接下來我不做過多的安慰,那會讓她覺得自己很虛弱。

期待孩子能夠身心堅軔,對抗且享受迎面而來的人生風雨。

大風,是使樹根強壯最好的良藥。









低聲飲泣後,我無視她的淚痕斑斑,邀她加入人群。

雅開始挖土煮飯,和朋友一起享用假日美好。

花太多時間悲傷實在不智啊!慢慢她會領會。





毅和愷來得晚,沒時間和朋友一起玩。

告訴自己,不要貪快,

還沒準備好就進入課程,不會有好的結果。









早晨,睿和如蹲在樹上堆磚石;

侑和楷在階梯上爬上爬下;

寬坐在竹製發呆亭假裝開車,不斷邀人搭車。

偶爾,侑和楷會加入他的車隊,開到想像中的目的。

樂樂四處遊動,突襲不同的角落。

在友誼和遊戲的轉動下,孩子與陌生的環境產生情感。



此時的我,只好停下手邊正要啟動的課程,讓孩子回到樹上。

惟有友誼能幫我解決這個難題。

孩子玩起來了,媽媽逐漸退下,讓我接手。

一段時間後,我請媽媽跟孩子說再見,然後離開。

千萬不要偷偷溜走,這是一種堅定的承諾。



掙扎和哭泣是必然的,但孩子很快就會認清事實,接受現狀。

過多的安慰和不捨,只會讓孩子眈溺於悲憐,隔絕與外界的連繫。

果然,媽媽一說再見,車聲響起,愷就大聲哭了起來。

毅被突如其來的哭號聲嚇到忘了悲泣,傻傻望著愷。

我抱愷去看花看蝴蝶,看水裡翻動的魚群。

他們還小,臍帶還連在媽媽身上,

慢慢的孩子會發現外界的美好,並堅信父母一定會如期來接。

再大一些,他們就要開始抱怨玩不夠,要求與朋友在此過夜。

昨天那些死囡仔就是這樣,一直問何時可以留下來過夜。



孩子安定後,開始收網啦!

大家喝水進屋,聽故事。

毅在看《我的秘密朋友阿德》,

我順著水推舟,從這個故事開始。

樂樂要聽《遲到大王》。

睿問寶鍊,什麼時候要看梵谷。

去年寶鍊說梵谷給孩子聽,

她以為「寶鍊+室內」就會=梵谷。









孩子開始畫自己的故事了。

喜歡看孩子畫故事,他們邊畫邊聊天,

一邊述說自己的故事,也張耳聽別人的故事。

孩子,過來吧!把故事說給我聽,

讓我記下,下次唸給大家聽。







中午了,小孩想上屋頂吃飯。喔喔,當然好。

樹影在孩兒臉龐舞動,間雜風聲和笑語。

成人和孩子同感幸福。

















半天過去,小小孩強撐體力。要他們躺下休息。

才剛躺下,雷聲大作,雨聲嘩啦。

在高科技的現代建築群中,人很難對自然產生知覺。



寬被雷聲嚇到兩眼圓睜,惶惶不安。

我抱著他說,沒有雷雨,樹和花都會渴死。

他問,你家怎麼這麼多雷雨?

你家的樹和花怎麼這麼渴?



真是幸運,第一次來此,孩子就感受到自然的強大威力。

從早上的晴空萬里,中午的風雲變色,到傍晚的雨過天晴。

看著高漲的橫溪,宜蘭一定下大雨!

身處自然,對祂必須維持高度的敏感和敬畏,

才有可能享用祂帶來的一切。



樹屋濕滑,無法下釘。

寶鍊帶孩子用麵包窯烤匹薩。

孩子謹慎面對手中的火鉗,

火光在窯口耀動。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輕舉妄動!

成人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















什麼是危險?

輕漫之心是危險。



黃昏的橫溪,我們咀嚼帶著木香的匹薩。

溪水潺潺,等待螢火蟲來揭夜幕。

橫溪晚安!小孩晚安!

2 則留言:

  1. 邱老師:想帶彥儒的妹妹,先上幼兒部?

    回覆刪除
  2. 邱老師:

    大肚妹是中班,算是文明人上過兩個月的學,

    但可能需要伴讀或得先熟悉環境

    如果可行11月12月幼兒班帶她去看看

    下學期,就跟彥儒一起上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