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小包包 / 秀慧的觀察筆記

剛開學,孩子的心還在放假,尚未回神,
加上新生,嗯,多些時間進角落吧!

舊生一進角落,找到熟悉的物具,
紛紛成推開始進行他們熟悉的遊戲方式。
新孩子對環境還陌生,
不熟悉角落的規則和方式,
就讓我帶他們走一次吧!

遊戲對孩子永遠不嫌多,
只需明白規則,其餘孩子自會發展。

孩子在角落做了好多作品,他們想帶回去。
放進書包,太亂又會壓壞。
萱提議想做一個袋子,裝自己的作品。
老師做了很多紙袋,讓孩子自己畫封面。

力拿著色筆想畫太陽,
他畫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大太陽,看起來很滿意的樣子。
接著他又畫了一個也是大大的太陽,在原來的太陽上面。
力用很多顏色,一個太陽一個顏色,一直重疊畫上去。
感覺上他的袋子上出現好多旋轉的太陽。
他把我們做的鋼琴黏在袋子外,
說:「放在外面就可以彈了!」

萱看到洪力黏一部鋼琴在袋子外面,
也去找好多小紙張,黏在袋子外,
說:「這些是給小白吃的飯。」
(她在外頭畫了好多小白兔。)

銨拿著她的紙鋼琴來找我,要我陪她一起彈鋼琴。
想像再次展現它的魔力。
我問她想彈時什麼歌,她想了想唱起「小星星」。
ㄟ都不用通知喔!趕快跟著她一起唱,
唱著唱著,身邊的孩子越來越多,
大家都拿著紙鋼琴圍在我們身邊,唱起《小星星》。
彈(唱)到一半鋼琴倒了,銨趕緊拉著我的手要我幫她扶,
接著,紙鋼琴一一倒下,孩子邊扶邊唱邊假裝彈。

唱完《小星星》,換唱《蝴蝶》。
接著還要唱《妹妹背著洋娃娃》。
唱了一個早上我都快「燒聲」了。
這些歌不知傳唱了幾代,將來孩子的孩子,也會續唱下去。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年代久遠的人,以同一首歌相繫。

楷在他的袋子上畫了他喜歡的車和挖土機。
楷說:「對呀!挖土機有一個鏟子可以挖土。」
「還有呢?還有什麼?」我問。
楷說:「還有輪子。」
慢慢的,楷完成了他的挖土機。
這個年紀的孩子說他畫的是什麼,就是什麼。
他畫的是「所想」,而非「所看」。
如果過早要孩子畫出具像的「我看」,
將來就很難再進入更深的「我想」。

誼拿著袋子苦惱的說:「我不知道要畫什麼?」
我偏著頭問:「你最喜歡什麼?」
他想了想告訴我:「我沒有很喜歡的啊!」
突然想起他昨天原想畫畫,後來被別的事物吸引走了,
想知道他他想畫什麼。
誼說::「我看到阿力在畫太陽,我也想畫。」
「你可以把太陽畫在袋子外啊!」
他想了一下,走到阿力旁邊,一起畫太陽去了。

侑想了好久還沒想到他想畫什麼,
我帶他到處逛逛,看看別人在畫什麼。
「阿力在畫太陽。」
「你也可以畫一個。」
「我不會。」
「你覺得太陽長什麼樣子,把它畫下來,要不要試試?」
他拿出蠟筆,畫下他感受中的太陽。
我們的這段對話一直重複著。
每當侑都說不會,我就這麼說,
最後每次都可以畫出他想的,邊畫他還會邊解說。
侑在他的袋子上畫了太陽、車子、挖土機、獅子、土撥鼠、樹、兔子。
我望著他,這種重複的對話象徵什麼?

愷早上來有些情緒,小筠姊姊牽著他,
愷說想在袋子上畫土狼,小筠姐姐幫他畫上土狼。
他想要他的獅子娃娃,小筠幫他畫上。
愷把他的紙鋼琴貼在袋子上面,
還把土狼的好朋友畫在袋子上,
有黑色的動物、還有紅色的動物。
他說土狼喜歡花,所以他畫一朵花在土狼旁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