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飛機翅膀斷掉,積木倒了,我忘記怎麼蓋,讓我難過。
…………
阿羅泡好眼淚茶,坐在吊床上喝。
眼淚茶喝起來冰冰鹹鹹的,很不幸福的感覺。」
阿羅媽媽平穩說著阿羅的《眼淚茶》,大家聽到阿羅「很不幸福的感覺」,忍不住笑了出來。
「阿羅才不會難過,他只會生氣。」子昕(阿羅的姊姊)不斷重複這句話。
「還有誰也是選《眼淚茶》的?」邱老師詢問。
接著由冠廷的媽媽開始說冠廷的故事:

「冠廷想泡一壺眼淚茶,他拿出一個茶壺,開始想令他難過的事。
…………
標誌的牌子倒了,一直沒人看到,讓我難過。
水龍頭旁邊漏水,水不能開了,一開就會漏水,讓我難過。
……。」
婧淳媽媽也說婧淳的《眼淚茶》。

「婧淳想泡一壺眼淚茶,她拿出一個茶壺,開始想令她難過的事。」
下面聽故事的孩子有人說:「都一樣,怎麼都一樣。」婧淳媽媽接著說:
「新衣服破掉,不能穿,讓我難過。
小狗還在喝奶就離開媽媽了,讓我難過。」
「有一次我們看到一隻小狗,好小就沒有媽媽了,我這樣告訴她,她就把這件事編進故事裡了。」婧淳媽媽說。
「哥哥打我,讓我難過。」
「唉!我也很難過。」婧淳媽媽再補充。
「我覺得孩子的故事和他的生活經驗有絕對的關聯,」鈴鈴插話進來:「比如吳琛就非常在意『玩不夠』這件事,他的故事裡重複出現許多『晚上不能出去玩,媽媽要我睡覺。』這種句型。一而再,再而三嘮叨這件事。」
吳琛媽媽抿嘴偷笑。
「哎!對呀,像我們家阿弟弟總是說『電視』。」阿弟弟媽媽邊說邊翻開阿弟弟編的故事。
「電燈壞了,看不到電視了,讓我難過。
…………
電視壞了,我不能看了,讓我難過。…………」
「沒辦法,文學反應人生呀!阿弟弟爸爸在做電視的,家裡有各種不同造型的尖端科技。」大家哄堂大笑。
「小孩子剛剛說的『都一樣』是指什麼?林老師能不能談一談你的看法。」
「我想,他們說的『都一樣』是指『故事的結構』相同吧!老師給了孩子一個固定的結構,讓孩子在當中創作,是一個不錯的做法。」林眞美老師說。
「鈴鈴,你能不能說說你怎麼帶孩子做這個故事。」
「嗯,我選這個故事是因為和孩子的生活很接近,每個人都有傷心難過以及在乎的事情,藉由阿諾˙羅北兒的《眼淚茶》,讓孩子回想自己傷心難過的事情。這個故事結構固定,內容貼切,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
「云希的《眼淚茶》也讓我印象深刻。」邱老師說。
「喔!那我換一本好了,不要唸她的《車子》。」云希媽媽說。
「窗戶破了,會掉下來,讓我難過。
貓頭鷹沒有耳朵,也沒有腳,她一直哭,讓我難過。
彩虹沒有很漂亮的顏色,只剩四種顏色,我就哭了,眼淚就掉下來了。
…………。」
「請瑋辰媽媽說說瑋辰的故事。」
「喔!嚇我一跳,怎麼突然跳到這裡。」瑋辰媽媽笑嘻嘻地說。
「剛剛美珍對我說瑋辰只有一本,好像有點抱歉,我想的剛好相反,瑋辰只是幼幼班的孩子,怎麼也有書。」瑋辰媽媽開始唸瑋辰的故事:

「我是第一個看到太陽公公。
我是第一個看到小鳥。
我是第一個看到小鳥和小雞。」
「哇!原來這些線條都是小鳥,這些黃黃的是小雞。」瑋辰媽媽興奮地說。
「我是第一個火車,開到ㄅㄨ ㄅㄨ ㄅㄨ 台北大學,看見溜滑梯、市場。」
「哈哈!他爸爸在台北大學上班。『開到ㄅㄨ ㄅㄨ ㄅㄨ 台北大學』這是典型的瑋辰句型。」看得出瑋辰媽媽多麼欣賞他的兒子。
「有飛機、還有船。媽媽、妹妹、爸爸、公公、舅舅、阿婆。」
「他把家裡的人都寫進去了。」媽媽眉眼充滿笑意:「對我而言,瑋辰眞的是第一個。」
「我說了一本《我是第一個》故事給孩子聽,在說故事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孩子是不是喜歡這個故事。」美珍說。

接著由奕辰媽媽說奕辰的《我是第一個》:
「我和狗一起玩,然後我是第一個回家。
哥哥生氣了,弟弟剩一個眼睛,爸爸在戴眼鏡,
我是第一個沒有戴眼鏡的。」
「奕辰和哥哥相差八歲,全家都戴眼鏡,他一直以為長大就要戴眼鏡。」媽媽的補充,解了大家心中的困惑。
接著,談談小學部孩子的作品。承諺媽媽唸了承諺的一首《公雞》:
「一個農夫在追公雞
他想把公雞剁成雞肉吃
一個長青苔的石頭掉下來了
正好壓到公雞的羽毛
公雞的羽毛掉了
農夫沒辦法追到公雞
也沒辦法吃到雞肉了!」
這是從承諺撿到兩根羽毛帶給他的靈感,加上那段時間父母對生機飲食充滿興趣,減低家中的肉食品。而偏承諺又是肉食主義者,故只能藉由詩句,寫出他對「雞肉」濃濃的想望。
「唉!不過說真的,我還是無法欣賞承諺的作品,倒是對承諺創作的過程比較有興趣。」承諺媽媽誠實表白,引得大家呵呵大笑。
吳錚是創作長篇故事的好手,我們請吳錚媽媽談談她家如何佈置孩子的寫作情境。原來阿錚家有個愛說故事的爸爸和愛買書的媽媽,日積月累一搭一當下,就養出一個擅長寫作的孩子啦!阿錚媽媽選了一篇她喜歡的《黑夜裡的星星》唸給大家聽:
「黑夜裡的星星 帶給人們快樂
陪伴月亮的星星 和月亮一起玩
月亮的光好亮 照亮整條路
房子好醜 星星好多 黑夜好黑
人們不喜歡在黑夜裡走動」
配上吳錚的圖,意境很美!
上卿媽媽選了他的《火車去旅行》:

「火車經過高架橋,突然下雨了。
一邊是大雨,一邊是狂風,一邊是太陽。
火車走到河邊,然後停下來去接人。
龍捲風來了,把鐵軌吹壞了,火車也壞掉了。
…………」
「我現在比較能欣賞我的孩子了,說故事的時候我常常把他的朋友編進去,比如誰去哪裡,誰去哪裡,他聽得很高興。」上卿媽媽說。
「我家芃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紙和筆畫畫,她不愛看電視,喜歡畫圖,常常要我幫她把她的故事寫下來。今天看到她的作品,很棒!仔細看看她畫的人,正面側面,還有遠近的處理都非常好。我喜歡旅行,覺得旅行是人生很重要的事。現在我選一頁芃芃的故事唸給大家聽:
太陽變更紅了!
太陽看到火車慢慢跑出來,
火車看到一個人被風吹走。
天空有兩朵灰雲變成愛心形。」
「欸!這就是我們芃芃。」
小朱是去年的畢業生,今天和哥哥、爸爸、媽媽一起回來看他的作品發表。小朱媽媽輕聲唸出小朱的《水蛇》:

「水蛇是小魚的朋友。
水蛇媽媽生了一隻水蛇。
…………」
這是去年鈴鈴帶他們進行《水》的主題時,衍生出來的繪本。
偉翔也是去年的畢業生,媽媽朗聲唸出他的《海的故事》:

兩隻錘頭鯊遇到一隻船,
有兩個人跳到水裡面檢查錘頭鯊。
坐船的那兩個人在檢查錘頭鯊的身體有沒有不好。
…………」
畢業孩子回來,大家都覺得快樂。今年畢業旅行許多畢業的孩子還想去,於是開放的五個名額給去年的畢業生。
「咦!阿滿的作品呢?」
阿滿的作品在去年參加雲林科技大學繪本展時,擄獲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請阿滿媽媽唸,阿滿媽媽打死不從,只好由林眞美老師和邱老師各唸一本阿滿的作品。
「恐龍在吃章魚,吃完的時候,發現在下雨了,牠就快點跑回去。
劍龍把牠買的東西全部放在秘密基地。
有一天,劍龍在草裡玩,發現彩色的草,有藍、綠、紅。
然後牠開始說:『MTEAA! ETMMO!』
…………」

阿滿將她想寫的英文字母全部編入她的故事中,另一本則是數字的例子:
「我去海邊看到螃蟹,螃蟹在數1 2 3 4。
海裡有好多水草和螃蟹,還有魚住的房子。
螃蟹在上課,老師教他們數1 2 3 4。」
這是許多孩子的共同經驗,就是將書寫和故事融合在一起,對孩子而言,會寫字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記得去年芷珊也做了一本她會寫的數字書,內容是:
「太陽看見1 2 3 好開心;1 2 3 也喜歡看見太陽。我也喜歡你們。
我喜歡你!我要請你到我家玩。
我要給你看我寫的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對照的阿滿和芷珊的故事,非常有趣的現象。
最後一位是每周三到學校為孩子說故事的彦廷媽媽,她的故事說得非常精采生動,孩子都喜歡她。時間有些不夠,彦廷媽媽只為我們說其中的一頁。

「有一台電車看到一朵花。花叫:『喂!火車。』
火車一直跑,跑到花面前跟花說:『你叫我做什麼?』
花說:『我有一件事情。』火車問:『什麼事?』
花說:『你怎麼長得這麼好笑?』」
嗨
回覆刪除好一段時間的流連
那兒孩子们或立或坐或臥的現代版自在
著實令人著迷
我正在為咱家的三歲兒找一仍可保有潛能的學習處所
請問這麼個好所在
究竟在哪兒
阿砧子
回覆刪除前幾天回信到你信箱不知收到沒
我們在三峽靠著山
想來玩就請打 2672-5547
或0912-035474
會有明燈 指引方向啦
我們有個行動故事屋 到不同社區為孩子說故事
你若住在社區裡 也可洽商時間過去說故事給孩子聽ㄟ
我們還有一個媽媽劇團 在三峽土城地區為孩子演戲
戲劇文學的迷人 讓人沉醉其中哪
兒童工房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