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承諺成年禮 / 第七天 / 池上竹筏祭&羅山瀑布

2009 / 07 / 12(星期日)





疲累多日,今天打算當觀光客。

生機花園民宿老闆STAR告訴我們,大波池今早有「竹筏祭」,

就是搖著「竹排仔」在湖中划一圈,和現在政府舉辦的豐年祭相類。

好玩嗎?什麼都不想想,跟著玩就是。







登記、寫各自資料、保險、分隊、穿救生衣、上船。

池上清風徐徐,搖櫓大哥教導我們如何「同心協力」。

我們是整齊同心的一群,他誇讚我們。







「你把舵來我打槳喲,同把那船兒搖,

同把那的船兒搖喲,搖向那外婆橋,

魚兒一條條,在船的前面跳,

牠搖頭擺尾趁著浪潮,為我們做嚮導。

嘿喲嘿喲,嘿喲嘿喲,

搖頭擺尾趁著浪潮,為我們做嚮導。」



小學唱的歌,我竟然記得。

這大概是費玉清、蔡琴才能唱的歌。









搖櫓大哥用長竿調整方向,解說大坡池的歷史。

小艇過來問他要把我們拉上岸嗎,大哥說不用,我們很強。

他熱情的解說池水的過去,順帶展望將來。

船,漂到沼澤深泥處,水泛進船體。







我和寶鍊坐在最後,眼睜睜看著水位上升,前面沒人知覺。

搖櫓大哥驚覺不妙,強自鎮定,要大家用力划。

快艇終於來了,把我們拉上岸。



回旅館睡午覺,下午要去玩水。多天來第一次這麼舒適。

STAR帶我們去羅山瀑布,小小一灘水,塞入不少人,

和三棧相較,遜色不少。







晚餐,STAR燒了一大鍋牛肉麵給我們吃。







今天多住一晚,明早再去鹿野,

小叔清好房間等我們去。







【大坡池】

http://www.cs.gov.tw/pagea.php?Act=page8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或作「大陴池」、「大埤池」。清治時期新開園大陂庄庄名即因轄區內大陂池而得名。日據時期訛化為大坡池。明治43年(1910),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所公佈之東部地區官營移民預定地,首先登載官方文獻時之面積為57甲,與池上鄉老一輩居民記憶中曾廣達百甲的大坡池,面積差距頗大。大坡池是花東縱谷平原之主要池沼,因風景優美而馳名遠近。

民國40年代以前,池中盛產鯽魚、鯉魚、土虱、狗甘仔、沼蝦、米蝦、大肚魚、泥鰍、鱔魚、鱸鰻、烏仔魚等,沿岸許多人家以捕撈大坡池漁獲為生。水生植物有菱角、蓮花、筊白筍、布袋蓮、浮萍、蘆葦、水柳等繁殖其中。野生鳥類有水鴨、烏鴉、竹雞、班鳩、燕子、老鷹、麻雀、白鷺鷥、伯勞鳥等數十種,是留鳥與候鳥的天堂。往昔常見釣客以一根釣桿休閒垂釣池畔,漁夫以竹筏悠遊划行池中捕撈魚蝦,景緻宛如人間仙境。唯若逢颱風豪雨,池水常溢出慶福橋面高1尺,今新生路一帶均成水鄉澤國,嚴重影響稻田收成。民國60年代以後,因泥沙淤積與增建排水設施,大坡池面積大量縮減,復經人工的開發,過去自然的大坡池已成為歷史。





ps

寶鍊說我可以去花東觀光局上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