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圖書角不止展列與主題相關書籍和文學作品,還有一個特別的區塊,是展列每學期要精讀的繪本作家叢書。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孩子在長期持續讀一位作家的多本作品後,能區辨出作者的畫風,理解作者要傳達的意念與思想。前者以主題為主,結合多樣相關書籍;後者以人物為主,放射出同一作者的不同創作。
五味太郎
五味太郎是素來被稱為「鬼腦筋」的日本畫家,他的點子奇多,畫圖時經常不打底稿,直接以彩色墨水作畫。他的圖畫書設計性強,表演性也很強,每一本書就像他的表演舞台,一個巧妙的創意,透過書本轉化出各種奇妙的角色,就像《爺爺的拐杖》中那把原本單純的拐杖,在五味太郎的彩筆下,成了魔術棒似的,一會兒變成大煙斗,一會兒又是大吸管、水龍頭、電話、望遠鏡、手電筒、雪橇……,隨心所欲的、自由自在的,變化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種種形象與情境。隨著五味太郎的創意實驗,孩子的想像力、聯想力、變通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活動起來,變成一個奇想多創意的人。
五味太郎繪本集
1.《誰吃掉了?》 11.《窗外送來的禮物》
2.《藏在誰那兒?》 12.《我是第一個》
3.《鯨魚》 13.《ABC圖畫書》
4.《小金魚逃走了》 14. 《好想見到你》
5.《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15. 《爸爸走丟了》
6.《拿一拿,好好玩》 16. 《春天來了》
7. 《猜一猜,是什麼?》 17. 語言圖鑑(三本)
8. 《說一說,我是誰?》
9. 《我的朋友》
10.《我是大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