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均一字一句慢慢說出橫溪的四月。
小一的他總是這樣,肯定得好像世上沒有他做不了的事。
望著波光粼粼的橫溪,春風果真看不見。




「四月橫溪,澤蛙出來了,小白鷺出來了。
我在石頭上寫字,抬頭一看,桐花開了。」
還說寫字勒,佑子不想寫字,邊說邊要我記下,是我在寫字。
阿羅在旁抿嘴,我們同時抬頭看遠方桐花,笑了起來。
阿羅拿起筆,在紙背後寫著:
「四月橫溪,像一條無頭的彩帶,
不知源自何處?也不知要去哪?」
順著河流望下去,這條無頭彩帶,消失在兩端無盡處。








四月橫溪,舒適而惆悵。
孩子將自己安置於自然中,有單獨,有成群。
他們重複丟著手上的石頭,一顆又一顆,永不厭倦。
這種日子能有多久?這條溪又能流動多久?
記得女兒小時候,常帶冬瓜(狗)和她,去後山小溪。
多年後,再回山上,那條溪水竟枯竭消逝,徒成回憶。
每個人都要有一條童年溪流,
眼前這水,不知是否能成為這群孩子的童年溪流?
我的童年溪流在花蓮,而今煙滅在繁華道路之下,
走在上面,不知它是否仍舊潺潺?
奕廷什麼都不要,就愛這水。
他幾乎是用滑的滑下土坡,望著這個孩兒,
他比誰都堅毅無有恐懼。他 --- 就是要靠近溪水丟石頭。
「快點下來,下面空氣真的很新鮮。」
這小傢伙想騙別人跟他一起丟石頭,竟編造這種理由。
他的好朋友凱,也順應人心跟他一起丟石頭。






廷一個人,不斷的丟、丟、丟,從小石頭丟到大石頭。
他撿到一把生銹的大鐵鎚,想在土坡上築出一條小徑。
儒和均不知在找什麼,一下趴下,一下站起。
沒有多久,孩子又聚攏成堆,攀爬在廷築出來的斜坡上。
孩子安穩平靜得令人心慌,此情此景竟讓我感覺不真實起來。
怕這只是一場徒成回憶的夢。
而我們,竟這麼一廂情願的要孩子在自然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冉、阡和雯沿著坡土奔下來,捧著一個鳥巢。
「哇!好漂亮的鳥巢。」有人驚呼。
昕從樹屋探頭出來,指著珠簾笑說:「這是用那個鬚鬚做的鳥巢。」
吼!像真的一樣。我急忙奔去園子,尋找那只落在九芎下的真鳥巢。
可笑的是,那只真鳥巢草梗中,夾雜著幾片免洗筷的塑膠外套,看起來像假的一樣。
正如海邊的寄居蟹,因大量貝殼被撿走了,只好以瓶蓋來替代。
皆因環境變遷,而出現的樣貌。
孩子在假鳥巢內裡,墊上一層柔軟的紫花藿香薊,期待鳥兒來產卵。




開始工作啦!均為我們彈奏一首西班牙舞曲,
我以掌拍奏西班牙節奏,配上他的舞曲,頗為相合。
接著廷和阿羅都為我們彈奏一曲,做為今日的開工儀式。
孩子散在四處,分組工作。
有刻印章的;有做飛機的;
有生火洗菜煮飯的;有鋸木鑽孔的。






菜園阿伯的鬆土機噠噠不休,更遠處有人劈竹,
溪上白鷺遨翔迭宕,彩蝶斑斑,藍鵲成群,
西南尖花白成一片,桂美在家熬煮桑椹汁。
這就是橫溪的四月。
你好
回覆刪除無意中逛到這個部落格,讓我回想起童年時光,希望我的小孩也能有這樣的
童年,想問
1.地點在那
2.是每週都會有活動?
寶鍊
回覆刪除真的不知道"橫溪遊樂場"在哪裡
是不是有地圖 不然明天早上 5點要打電話吵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