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美麗,田野先知道。
一早孩子來,驚呼才過一個半月,
橫溪林野就染上色彩的繽紛,
這繽紛不同於春,不同於夏。

常想,人不身處自然,如何感知自然?
孩子愛貓愛狗,圍著牠們說話。
老師彈奏巴哈的曲子,做為一天的開始。
我們談論自學對自身的意義和可能,
以及這個可能如何「可能」。
「我本來就常常自己學東西,
找書或問別人就知道了。」佑說。
「有時候可以自己想。」廷接口。
「小的時候有些東西想不明白,
那個困惑放在心中,放了很久,
有一天突然理解了,那種快樂,
只有自己能夠明白,
不是所有困惑都非得立即解決,
它像種子,埋在土裡,等待時機。」邱老師說。
先決定自己想做什麼。」老師說。
「但不可以說『我不知道』或『都可以』或『隨便』。」廷大聲宣告。
嗯!沒錯。多年的相處,孩子知道這裡的規矩,
只要想做的事,大家可以幫忙,
從資料的尋找、問題的設定、方法的進階到夢想的達成。
唯有這個「想做什麼」,必須自己決定。
「我本來就想做科學玩具。」佑說。
「我也是這一組。」諺笑一下。
「我喜歡煮東西。」昕以慣常的冷淡語氣說話。
「我也是。」幾個孩子聚集到烹飪組。
老師在大紙上寫下區域名稱和成員,
事先約略知道孩子想進行的自學項目,
便將書籍、材料和用品佈置成區,方便孩子參考使用。
自學情境和成員分成五區:
1 科學玩具
2 烹飪
3 自然觀察
4 音樂
5 編織縫工
項目選定後,孩子散在不同區域,進行討論。
接著必須縮小範圍,設定主題、排定程序及方法,
標示出材料種類及數量,才能找老師商議。
老師巡著各組的進度,估算該先進哪區。
* * *
廚房工作檯上擺放材料。依現有的材料,這些東西能做什麼?
孩子七嘴八舌,翻著美麗的食譜,這個也想,那個也要。
今日午餐決定吃咖哩飯和菇菇湯,老師詢問烹煮進程。
「當然要先洗菜切菜啦!」孩子說。
「不對,飯要先煮,不然會來不及。」子昕妹子果然有遠見。
「總要有人洗菜;有人切菜;有人煮飯;有人煮菜啊!」老師提問。
「對啊!要分組,不然大家都去做同樣的事太擠,也會太慢了。」
「哎呀!沒有效率啦!」冉妹大笑。
「ㄟ,數數看幾個人吃,要預估份量,注意時間的掌控。」
老師丟下話後走了。孩子發現程序上的缺失,回頭修正。
* * *
雯抱著書本上美麗花布和麻線鉤織成的彩包,想要做一個。
「在製作之前,要先做什麼?」老師問。
「準備材料。」軒說。
「接著呢?」
「看怎麼做。」雯說。
「嗯!不能只說我要做這個就了事,把整個過程想清楚再找我。」老師說。
「我想做這個。」軒指著書上的手機吊飾。
「我比較喜歡真正能用的東西,不只是裝飾。」雯說。
「這個也是真正能用的東西啊!」軒說。
「但我得先做一個針插,這樣縫東西的時候比較方便。」雯說。
水草映著天光,在孩子臉龐上耀動。
喜歡他們專注於某事的神情,安靜詳和而享受。
* * *
「我找到三葉蟲。」
儒、均從苦楝樹上下來,捏著一塊樹脂。
「哪有可能,三葉蟲?」
許多孩子挨過去,透黃樹脂裡面封住一隻德國蟑螂。
「樹上還有,還沒有乾,水水的。」儒、均興奮極了。
「旁邊有很多木屑。」
「那是蟲咬的。」有大小孩插嘴。
「哇!牠們牙齒好厲害,我以為是寶鍊姐姐鋸的。」均嘆道。
孩子的既定印象,總把寶鍊和木屑想在一起。
這兩個小小孩子對封住昆蟲的美麗金黃樹脂極端著迷,
想想真不可思議,現今看到的琥珀竟是遠古的樹脂,
在地底經漫長歲月的演變而成。
它,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澤象瑪瑙。
封住時間,封住記憶。
在中國古代,琥珀被稱為「虎魄」,謂「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
西方Amber則源自古代阿拉伯語,意為「海上漂流物」,
當時的人認為琥珀是在暴風雨後被海浪打上岸的寶石。
亦有「人魚的淚滴」和「太陽之石」的傳說。
「琥珀」是比「虎魄」美麗許多,忘了虎魄吧!
回頭去察資料,中醫學上認爲琥珀可以入藥,且是一種名貴的中藥。
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概括的琥珀三大功效爲:
一是去驚定神,二是活血散淤,三是利尿通淋。
哈哈,這兩個小傢伙,果然需要「去驚定神」,下次來開他們玩笑。
* * *
科學玩具組的孩子選定方向,指著書本說:「我們要做這個。」
寶鍊看他們一眼,搖搖頭:「不要手指隨便指指,說你們要做什麼。
寫下材料和方法,再來找我。」孩子互望一眼,回去重來。
過一會兒,他們來了。
「我們需要燈泡6個、木條3片、電池盒3個、空罐頭6個。」
諺依照大家商量的唸了一遍。
老師沒說話,將他們要做的「平交道警示燈」圖放在桌上,
把材料擺在相對應的位置,要他們仔細對照。
「噯呀!少了電線。」
「還有燈座。」
備料是個重要的歷程,必須自己備料,才能知道每個環節的關聯。
許多孩子都以為只要有電池和燈泡,燈就會亮,
而不將之與燈座、電線和電池盒、螺絲產生聯想,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持不用材料包的原因。
材料包將把所有物件備妥,便利而準確,只要組裝好很少失誤。
也就因成功率太高,孩子很感受到環節與環節的關聯。
沒有錯誤是多麼恐怖的事啊!
老師堅持要他們將材料的種類和數量確實書寫清楚,再進行接下來的工作。
孩子開始鋸木條,不確實用尺畫線量好角度,
等下就會嚐到苦果,白費工夫。
許多孩子馬虎行事,等到接近完成,又得回頭拆。
苦過幾次,孩子才會明瞭「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重要。
他們想將燈泡鑲嵌在木片裡,比較美觀,
但沒確實測量燈泡的大小和木片的距離,
一鑽就裂。重來吧!
接著進入配線,孩子繼續前進,過了一陣子,突然聽到佑的叫聲。
「啊!電池好燙。快啊快啊,電池冒煙了,電線熔化了。」
「快把電池抽掉,電線拔掉。」
平時那麼簡單的事,一時緊張,誰也無法拔掉。
最後靠老虎箝來解危。
「一定線接的有問題。」
「剛才出了什麼問題只有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循環切掉,重新整理釐清。」
佑說看不懂書上說的,老師用排置方式,把所有東西重新排出來。
電流是個循環,電池、電線、開關閘是個環狀。
開關閘主空電流的通和斷,裝在哪裡都可。
「喔!我懂了。我知道我剛剛哪裡錯了,線交錯,才會發熱短路。」
「嗯!新聞上常說的電線走火引起火災,就是這樣。」老師說。
「電焊就是故意讓電流短路,產生火花。」老師心中想著,何時進電焊。
「可是,罐頭鍍漆,必須把漆刮掉才能通電。」
罐頭鍍漆事以前就說過,必須隔絕空氣,才不會生鏽。
「哎喲,要全部刮掉,很累啊!」孩子大聲哀號。
「看看有什麼可以取代吧!」
他們掏出鬧鈴上的鈴鐺,就要裝上去。
「你確定可以通電?要養成一個習慣,先測試材料有沒問題。」老師說。
孩子將電線一端碰著鈴噹,燈亮了。
「這個平交道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佑嘆了一口氣說。
沒錯,許多孩子喜歡超炫的東西,剝開外觀,裡面基本結構其實相同。
當他能夠看穿這一點,就不易被外觀的炫帥迷惑。
* * *
阡和潔兩個小小的身驅,立在降低料理檯前,仔細切菜。
「如何在使用添加物的情況下,讓食物有鮮甜的味道?」老師問。
「加糖。」阡說。
「ㄟ!人家已經說不用添加物了,糖也是添加物。」
「有的菜有香香的甜味。」冉很有概念。
「對啦!就是利用食物本身的甜味。」
「這些材料哪些本身具有甜味?」老師問。
「香菇有臭味。」「那是香菇味,才不是臭味。」
食物之好惡本屬主觀,
這就是為何我們嗜吃的臭豆腐,
西方人視為畏途的原因囉!
「下鍋的順序呢?」老師又問。
「全部放下去用水煮一煮就好。」淳說。
「不對,洋蔥要先爆,才會香香。」老師對冉妹刮目相看。
「生洋蔥會有很衝的味道,爆過有香香的甜味。怎麼會這樣?」有人問。
「嗯!好問題。」潔說。
「煮菜像實驗,食譜提供的是一種可能,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增減。」
「可是我哥不敢吃番茄醬和起士。」
「這一點煮飯的人就要考慮進去。」
「只要給我白飯加肉鬆就可以了。」佑隔空喊話。
「我們當然不會這樣。」
孩子注意著爐火,燉、煮、炒、炸各要不同的火力,慢慢他們會理解。
* * *
老師知道均對飛機著迷,為他準備了一個角落,
和他討論是否放棄自然觀察,專注進行這個項目。
但他得將直線、對稱、平摺、黏牢這些基本能力確實做好。
「不然剪歪就不能飛到你想射的地方。」佑佑插話進來,這是他的經驗。
均點頭決定進行科學玩具區中的「紙飛機」。
第一次見他如此專注的持續做一件事,這是我們認為重要的事。
均用美工刀對準直線,仔細切割。
唯有專注且堅持,由手來完成腦,創作才有可能。
做好啦!小小均爬到屋頂上,射下第一架紙飛機。
飛機順著溪水揚起的風,冉冉上升。他,漾著迷人的笑。
只不過是一張紙,一把刀和些許白膠,他怎麼能夠這麼快樂?
孩子啊!經由你的手完成你的夢,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樂!
* * *
上學期帶幾個孩子彈琴,通常孩子會帶些最近在彈的曲子,
依照曲子的質性和曲風,組織成一個稍具劇情的組曲。
淳今天帶來巴哈的G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G)。
一直都喜愛巴哈的曲子,她彈一個聲部,老師彈另個聲部。
聯彈讓我們享受音樂的美麗和彼此的默契。
潔被琴聲引來,靠著琴,偷偷彈。我制止她。
別人在彈琴的時候,旁觀者不可碰琴,
如果想彈,就得加入,不可隨便沾沾又走。
「我想加進來。」潔小聲說。
假裝沒太在意,這在我意料之中,她原來就愛音樂。我在釣魚。
「小步舞曲是一種可以跳舞的曲子。」
老師起身跳上一段,他們一直笑。
「喔!那我們來做一首跳舞的曲子。」
淳說著,就在本子上寫上《野外舞會》。
「跳到一半,下雨了。」潔幫我們做出一段雨聲。
「這一本我也彈過。」潔指著淳的譜說。
「那你也選一首加進來。」淳說。
「我彈『康康舞』好了。」
「可是你才彈完雨聲,接著康康舞會來不及。」淳說。
「不然,我加一段『出陽光』,讓你來得及準備。」
淳邊說邊在本子上加上去。
「我接著要彈『風流寡婦圓舞曲』,邱老師你幫我彈第二部。」
「我也會彈。」
「那你彈完康康舞,輪到邱老師彈,才來得及換我彈。」
「下過雨後都會有青蛙,邱老師你當青蛙。」
「一群人回到草地上跳舞。」
「我彈跳舞回家。」兩人七嘴八舌形成一首略帶戲劇性的組曲。
《野外舞會》:
1. 一群人在跳舞 (G大調小步舞曲 Minuet in G:Bach 淳、邱)
2. 毛毛雨(潔)
3. 出陽光(淳)
4. 蝴蝶來了 (康康舞 Can Can:Offen Bach潔)
5. 青蛙出來(邱)
6. 一群人回到草地跳舞(風流寡婦圓舞曲Merry Widow Waltz 淳)
7. 青蛙回家 (邱)
8. 跳舞回家(風流寡婦圓舞曲Merry Widow Waltz 渝)
中午吃飯以前,我們把這首曲子彈給大家聽。
同時也請均和廷各彈一首,做為對上天的讚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