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糖果屋

中小班孩子對「糖」的經驗
多半是包裝精美、可口的糖果,
於是我們就 從各式美味糖果和糕餅
搭蓋成「糖果屋」故事開始,
和孩子ㄧ起往文學欣賞及故事後的語文分享、
藝術活動等延伸。


孩子除快樂的品嚐糖,
認識糖的種類與名稱外,
我們也帶領孩子在糖的故事及兒歌中,欣賞文學之美。
在製作過程中,孩子嘗試運用綜合素材及技法,
表現各自喜愛的糖果,
我們以繪畫的形式,畫下自己的見聞,並加以描述。


隨著糖果屋的形體越來越明顯,
孩子們每天都興奮地問:
「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可以進去玩了嗎?」。


其實,我也很想快點完成啊,
可是每次和小孩討論時,他們都會加入新的想法,
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
孩子參與每個修正的過程,並動手完成它。



從用報紙做糖果,以日曆紙畫出糖果包裝紙,
到收集紙箱做糖果屋基架。
我們討論紙箱位置和堆疊方式,
以及周邊的一切,來回數次。



接著幫糖果屋塗上蠟筆和水彩,
孩子用紅黃藍三色加上水,調出需要的顏色,
最後貼上他們心愛的糖果,
此時小孩和大人,心中大抵甜蜜蜜。

每個階段每個程序都是大工程,
我們以手完成我們心中的夢想。

看著美麗的糖果屋完成,
所有辛苦都獲得補償。



在過程中,我們大都使用舊物回收,
讓資源循環再生。
如阿弟幫忙收集家中不用的大紙箱
昕成幫忙到社區回收場找日曆紙
以及家長提供的紙盒等。

回觀前陣子學校展出的林明修叔叔機器人展,
他賦與廢棄汽車零件新生命,
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個人藝術。

我們以成人示範一種生活態度,
告訴孩子我們在乎什麼。
價值無須言傳,貴在實踐,
孩子自能領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