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我的數學詩和骨牌遊戲

週三數學詩教學手記

2008 / 4 / 16

Step 1:
「你們是全世界最吵鬧的小孩。」
吵死了吵死了,這班孩子真愛說話。
「全世界小孩你都見過嗎?」阿羅回我。
好像回到從前在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上課的情景,
這些死小孩「用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們是兒童工房所有孩子中最吵的一群。」
我學乖了,用精準的語詞說話。
我看阿羅一眼,看他怎麼攻我。
這小子嘴角微微上翹,瞄我一眼,沒有說話。
知道他滿肚子鬼怪,他不說話,不代表什麼,他只是等機會。

「玩骨牌,玩骨牌。」孩子鼓譟起來。
我不吭聲,自顧自地把白紙發下去。
默默在黑板上貼上他們自己寫的數學語詞,
然後再默默的圈起加(+)和減(-),
再默默的拿來整桶削好的鉛筆,
放 在 桌 上。

他們只好邊哀嚎邊在白紙上面寫上姓名和日期。
「我的加法已經寫過了。」佑佑嚷著。
「寫減就好。」我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
我根本不打算跟他們叫囂。這群妖魔!

衍宇和俊融在說話,我走向前去,牽起手俊融的手。
他莫名其妙看著我,我牽他到一張空桌子前,拉開椅子,
像餐廳侍者般的 請他坐下。
他突然搞懂我的意思,大叫一聲。

「怎麼寫啊?我不會寫。」俊融又叫。
「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加和減,像國語的解釋一樣。」我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
「好難好難喔!」我沒理會他的哀叫。

「寫完後請到我這裡。」我又寫上一行字。
我看著孩子對加減的解釋,有的寫的還真好。
佑佑想再寫其他的,順著他。



2008 / 4 / 23 週三數學詩
Step 1:

發現默默不語還真有效,
這群孩子看你發神經就變安靜了。
我依照程序把紙張發下去,
在白板寫上 × ÷ 兩個符號。
他們也默默的拿筆開始書寫,
整間教室看起來詭異,很好笑。
從玻璃外面看進來,
會搞不清裡面的人在做什麼。

陳以恩
˙平行就是線的兩端互不相交。
˙≧、≦就是?以上或?以下的數,並包括?本身。
˙加就是兩種物體結合;減就是物體少了物體。
˙乘就是連加;除就是連減。(有人問 不同的數量的連加也算乘嗎?)

賴衍宇
˙平行是什麼?
平行在生活中
平行在教室中
平行在字中
平行無所不在
˙≧、≦就是有小於大於和等於
賴曰:「所謂加法,必是有關數量。」
宇問賴曰:「乘謂加法,必是某數加某數。」
廷問:「何謂乘除?」
宇曰:「乘法必是要使用九九乘法。」
廷問:「何謂除法?」
宇曰:「乘法是加;除法是分。」

林承佑
˙平行就是兩條線的邊不能碰到 也不能合起來
˙≧、≦就是可以大也可以小 但是包括自己
˙減就是數字會不斷少,可是也會變多。
乘是一直連加,可是遇到負數就會變少。
˙除是乘的相反,是不斷的減下去;是一種平分的符號。


陳柏均
˙平行就是兩條線放平
˙大於小於都有零 ≧、≦是相反
˙加是兩個東西合起來; 減是東西不斷減少。

˙(柏均只有二年級,乘除未教,請他寫教過的東西)
公分和公尺
尺上的0到1是一公分,1到100是一公尺。
˙他畫了一個正方體和一個正方形
怕人不懂似的,在上面標示清楚。
接著自問自答的寫下
你還知道哪些柱體?
(他畫了三角柱、圓柱體、六角柱、長方體,
外加一個錐體類似鑽石的東西)

陳柏羽
˙平行就是兩條線對齊
這是世界上最多的現象
˙≧是大於某個數,但是包括這個數。
≦是小於某個數,但是包括這個數。
如果世界上沒有-1 -2 -3 -4……,那就很簡單了。
˙加是兩個物體結合了;減是東西變少,但有時會變多。
˙乘是多數的,跟除相反。 乘比加好算。
除是可以拿來分的,跟乘相反。 除比減好算。


劉育銘
˙≧(大於等於)≦(小於等於)就是指
()≧()和()≦()的意思
舉例說,()≦5, ()=5、4、3、2……-∞
()≧5, ()=5、6、7、8……∞
˙加就是某數和某數合起來的意思;
減就是某數和某數相差的數的意思。
乘就是加的簡化,如果重複的數一直加,就可以直接簡化成乘法。
˙除就是分分看的意思,同時也是加減乘的簡化。

陳子昕
˙平行就是兩條線永遠不鄉相教交
˙≧≦就是比某個數大或小,但包括這個數。
˙加就是某數增加了;減就是某數減少了。
˙乘是同樣的東西有很多個;除就是把東西平分。



李俊融
˙平行就是數學名稱
平行就像魚竿一樣永不相見
平行是數學中最簡單的東西
˙大於是某個數比它大
等於是某個數跟它一樣
小於是某個數比它小
這就是大於等於小於
˙加就是某數加某數等於某數,
你可以加無限遍,只要你算得出來就可以。
減就是一個煎蛋被我的一個嘴巴吃掉,
這個東西不見了。
˙乘是加的哥哥,因為加很多就變成乘;
除是一種動作,例如,一顆蘋果分給好幾個人。


林承諺
˙平行就是在對面,且線都是一樣寬
世界上有許多平行現象 例如:汽車的輪子
˙≧大於等於就是某數大於而且等於某數
≦小於等於就是某數小於而且等於某數
˙加就是一個數加上一個數,等於一個數。
在數學方面有很多運用加的方法,
例如一個加上一個等於兩個。
可是,如果你要連加同一個數,就是乘了。
可是,如果你要用加的,也可以,那就隨你吧!
減就是一個數減掉一個數等於一個數。
在數學方面有許多運用減的方法。例如,二減一等於一。
可是,如果你要連減的話,可以用除比較快。
可是,如果你要一直減,那也可以,就隨你吧!
˙乘就是連加的意思, 一直加很多次就可以用乘法。
除就是連減的意思, 一直減很多次就可以用除法。


Step 2 骨牌時間
覺得有骨牌時間真好,
恰好有排在數學詩後面,
他們安靜認命的把前面的項目做完,
好多留時間給這個階段。

我今天改變做法,請衍宇控制流程。我在白板上寫上
˙主持者注意事項:
(一) 規則
(二) 遊戲前的準備:分組、道具準備

衍宇在規則下面寫下:

規則:1不能講話
2不能震動
3尊重裁判的決定
4要合作
分組方式:抽籤
準備道具:衍宇、承諺

承諺急忙去回收箱拿廢紙做籤,
他把紙撕成一小張一小張,
正要寫上每個人的名字,阿羅嚷嚷:
「寫三個數字就可以了。」
承諺停下來看他。
阿羅接著說:「寫三張1、三張2、三張3就可以了。」
大家突然了解他的意思。喔!這是個非常簡便的方法。

第一組:子昕、俊融、育銘
第二組:衍宇、承諺、柏羽
第三組:佑佑、柏均、阿羅

各組請寫下:1作品名稱
2使用幾種圖形
3創作概念
完成時間:5點10分


第一組線條儉約,暗藏機關;
第二組圖形複雜,色彩繽紛,;
第三組使用許多高低技巧,做為連結。

遊戲開始,孩子就決定要設定評判標準:
(1)合作情形(2)時間掌控(3)推倒次數


我製作了一個圖表

項目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合作情形 2分 3分 1分
時間掌控 3分 1分 2分
推倒次數 1分 3分 2分
分數總計 6分 7分 5分

喔!竟然第二組奪魁,
過程中他們不小心倒了三次,
直到最後最品仍然沒有完成。
我請寶鍊把他們設計的圖形拍攝下來,
回家研究時,才發現我們忽略的最重要的計分標準,
就是圖形的設計概念與技巧使用部分的評分,
第一組雖然圖形儉約,但內含四兩撥千金的力學概念,
很棒的設計,但卻無法奪冠。
我想下堂課計分項目得和孩子重新討論。



Step 3:
共讀《聊齋誌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