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大班教學主題《氣象》

這學期的活動主題是《氣象》。

課程的開端,我將幼教之父-----福祿貝爾的「恩物」
納入課程中,與自然界的星球相對應。

福祿貝爾所設計的恩物,
由球體發展到立方體,到圓柱體,
都是根據物體的三原形理論。

幼兒在啟蒙過程中,不只接受人為環境,
也實際接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要認識這些自然的本質,
須從基本形象著手。

福祿貝爾將這些基本形象製成玩具(恩物),
讓幼兒結合內外在能力,
啟發智能與培養創作力、了解自然與人生的關係。


教學現場

福祿貝爾第一恩物:六色球

六色球是由三原色(紅、黃、藍)及中間色(橙、綠、紫)所組成。
自然界中的太陽、地球、月亮均為球體,是圓滿的象徵。


我先讓孩子觸摸三原色毛線球,
讓他們感受柔軟「球體」的特性,
感受柔軟的「圓」。

然後,我們討論紅、黃、藍三色:
哪些顏色與太陽相呼應?
哪些顏色與地球相呼應?
哪些顏色與星月亮相呼應?
顏色帶給人有何特殊感受?

接著我加入木球,
讓孩子比較木球和毛線球的不同。


孩子說:
「木球比較硬;毛線球比較軟。」
「木球滾得比較遠;毛線球滾得比較近。」
「木球滾的時候有聲音;毛線球滾的時候沒有聲音。」
「木球不可以用針刺;毛線球可以用針刺。」
「木球可以彈起來;毛線球不可以彈起來。」
「木球摸起來冰冰的;毛線球摸起來溫溫的。」
「木球轉動比較快;毛線球轉動比較慢。」
「被木球敲到會痛;毛線球不會。」
「木球撞到牆壁會彈回來;毛線球撞到牆壁不會彈回來。」
「木球像彈珠;毛線球不像彈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