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的橫溪,清麗動人。
我開始唸已經開始寫故事孩子的作品給大家聽。
(冉 小四)
P1寇斯特是最老的狗,
因為牠身上長滿了智慧的毛,
所以寇斯特很老。
P2寇斯特的家人去了海邊,
仍然找不到獨一無二的智慧狗兒,
讓大家很擔心。
冉的故事起頭不凡,這個「智慧之毛」不知來自何處。
經常可在孩子的創作中,看到他們的閱讀軌跡和所受的影響。
在想,閱讀運動如火如荼推展之際,
成人如何審視自身作為的該與不該,能與不能。
閱讀的種籽播下後,會於何處開枝展葉?
在院中翻動上月埋下的廚餘,散出陣陣暖熱的發酵堆肥。
紙箱的掩蓋,讓底下沃質得以形成,有如孩子的內在。
一直相信瑪麗亞˙蒙特梭利說的
「兒童始於一無所知,然後經適當的環境孕育,
逐漸顯現出令人驚嘆和不可思議的心裡活動及獨特個性。
他的精神生命是獨立、優先於且激發所有外部活動。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形成了個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成為自己的創造者。」
孩子專注聽著別人的故事。
很好奇,他們聽別人或自己的故事時,在想什麼。
冉喜歡自己寫,她覺得用說的很難把她的意思表達出來。
哥哥就喜歡用說的,讓我代筆。
佑總嫌寫字太累,故事寫不長。
我也喜歡書寫,邊寫字邊想,很享受滴。








(佑 小六)
P1小石頭要出門到遠方的大海旅遊,
它們從柔軟的河床慢慢離開。
P2小石頭看了一眼小河,走向大海,就跳進去。
喜歡佑將河床說為「柔軟」。
他是個柔軟的孩子,外貌和內在差異很大的啦!
和他很能談事,心靈常被他的觀點震動。
(雯 小五)
P1風吹到哪,雨就飛到哪。
雨滴從溪流到海,他好快樂。
P2現在小雨滴已經在溪流裡,
如果你能看得到它的話。
雯的淡淡薄彩,呈現出水的透明,
和她即將進入青春期的淺愁。
從幼稚園至今,看著她的轉變,心中感觸良多。
雯在寫關於雨和河的故事。








(均 小二)
P1就快進入冬天,動物開始收集食物。
P2原本夏天活潑的青蛙,跳進巢穴裡睡覺,明年春天才會出現。
一大堆蝌蚪附在石頭上吃青苔,牠們會是明年春天的小青蛙。
小均平日常來橫溪,這個季節的蝌蚪變青蛙,
以及出生一個多月的小奶狗,觸動他稚嫩柔軟的心靈。
均常將奶狗抱在懷裡,說故事給牠們聽。
有時在椅子;有時在屋頂;有時進狗穴。
此時的孩兒,是從天緩緩下降的帶光天使。
均寫的故事不惟前後呼應用詞嫻熟,
那實是他心中真正的感受啊!
沒有多面豐饒的生活,如何能寫出深刻的文學。
(礽 小一)
P1星空讓我想起梵谷,他也有畫星空。
P2黑夜讓我覺得很恐怖,我一害怕就會抱著媽媽。
吶罕礽用濃烈大面積的橘和黃,表現黑夜的恐怖!
這個孩子長大了,吱吱喳喳自由自在,和從前很不相同。
呵呵!阿娘,米沒有白吃的。
(奕 小二)
P1水世界有魚沒有陸地,人把水世界變成博物館。
P2整個陸地本來是有的,可是被蟲吃掉了。
現在又有太陽,又有新的陸地誕生了。
海裡面的蟲跑掉了,天空出現一道彩虹,
整個住在裡面的人都逃命到另外一個星球。
奕聽我唸起他的故事,摀住耳朵,害我不知該不該往下唸。
其他孩子見我停頓下來,紛紛望向他。
奕露出詭異的笑容。喔!他在捉弄我。
「他在寫海生館。」阿羅笑著說,他很喜歡他。
奕把身體蜷曲成團,臉孔藏在手臂下呵呵呵呵。
這班孩子寵著他,昕姐尤甚。
(羅 小六)
P1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國家,那裡是相反國。
在那裡有黃天、黑雲、藍太陽。這是個開始。
P2相反國雖是相反的,但色彩依然很鮮豔。
那裡住著一種生物,叫做Na Hu Hu(黏糊糊)。
「大的相反是小,小的相反是大。」阡突然冒出話來。
「長的相反是短,短的相反是長。」佑如做仿句,有戲弄的意思。
阿羅和彥笑了出來,這是他們三個小六生間的玩笑,
表示「了」啦!介於兒童和青春期間的孩子,很是迷人。
知道這些死囝仔在捉弄人,白他們一眼,年紀小的阡卻毫無知覺。
我們曾經討論過:「如果一個人掉了東西,
但他一生都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掉東西?」
就像現在,這些賊小孩想戲弄人,當事人卻沒知覺。這樣算不算戲弄?
「有時候是字的相反;有時候是意的相反。」
廷在吵嚷的聲浪中提高嗓音說。
「什麼意思?」有人張大嘴巴,呆呆的。
「他們剛剛講的是『意』的相反。」廷一急就結舌:
「字的相反,比如說『謝宜璋』就變成『璋宜謝』。」
「嗄!章魚謝?!」大家為這倒置的諧音亂笑起來。
唉!璋一定覺得很倒楣,干他何事。
怎麼這麼巧就舉到這個例子。








(儒 小三)
P1森林裡有很多不同的樹木,
秋天到了,葉子漸漸變黃了。
P2有一天,三隻從天上來的神變成龍,
牠們想要爭這塊土地。
儒也愛自己寫,經常的跟我要一張小紙片,窩著就寫起來。
很想知道他的「神變成龍」是否和近日的閱讀有關?
我和他母親擁有儒的兩個面相,合在一起,恰成一個圓。
孩子去找有光的暖和地方作畫,
喜歡他們這樣,三五成群,自由而不失序。
享受色彩,享受文學,享受友誼,
享受環境自身帶給人的。
凱和奕一起作畫,一個斑斕;一個素樸。
很有趣的對照。凱說,這是《彩色房子》的封面。
每個人的創作習慣不同,有的先想好再落筆;
有的邊寫邊想,走到哪算到哪;有的兩者兼併。
大體而言,後者居多。
(廷 小五)
P1這是一座石頭屋,裡面有不同的石頭。
有很長的,也有很短的。
P2石頭屋裡面有個鎮店之寶,
它是女媧補天的時候留下來的16色石頭,
相傳這顆石頭裡面有一個寶物。
整理作品時,一時興起,仔細算算。
喔!果真16個顏色。
在寫第一張故事時,覺得卡卡。
廷在圖畫的進展中,逐漸獲得靈感。
(阡 小三)
P1有8顆球,每一顆球都不喜歡黑色的球。
黑色的球就跑走了,它決定要去找別的球玩。
P2黑色的球去找白色的球和灰色的球,
它們也沒有朋友。
長年來,阡的創作軸線圍繞著
友誼、愛、失落、孤獨和佔有,一再重複。
在想,有人終生畫馬,有人一輩子都在敘述人性。
呵呵!我該把阡從幼兒時期至小二的作品整理出來,
看看這小傢伙的腦中在想什麼。
(蕙 小二)
P1我用紅色加白色,變成粉紅色。
我用藍色跟黃色,變成綠色。
我把所有顏色混在一起,變成皮膚色。
P2今天早晨下著雨,樹跟小花都淋濕了。真討厭!
P3下個禮拜聖誕節,不知道聖誕老公公會送我什麼。
我希望是格林童話。
蕙說她喜歡裡面美人魚的故事,喔!那在安徒生中。
這讓我想起王爾德的「漁夫和他的靈魂」,
他是我鍾愛的作家,讀他的作品會讓人從背脊涼起。
有空請上網看這兩則故事的對照。
http://www.atlas-zone.com/talk/part_2/talk220.htm
(昕 國一)
P1遙遠無盡的那一端,石柱上有一個王國。
P2阿比循著煙,來到樹林中的小屋。
他並沒有停下來,只是繼續往前走。
昕妹妹擅用詩的語言,陳述內心世界。
她平平敘述,沒有過多的「高潮迭起」,是我喜愛的文體。
昕小二寫過一個粉蛇村故事,很有寓言的意味,等等將它po上去。






(彥 小六)
P1雜亂無比的星空中,藏著無限想像。
P2這也是星空,可是你看不出來,
因為一邊是白天,一邊是黑夜。
(p2得對照著圖看,才知道他在說什麼)
彥在創作的歷程中,經過多次轉折。
小三在做「顏色詩」時,他曾寫過:
「綠是顏料、色筆、墊板、海苔、裝甲車和運動飲料。
綠是螳螂、螽斯、烏龜和蜥蜴,也是鍬形蟲。
綠是高山,綠是森林,綠是還沒有成熟的稻子。
大部份青菜都是綠的!
綠是風之谷的蝸牛,綠是死人的煙,
綠是臉色發青,綠是發狂。」
而今,他已是小六的孩子了。
(璋 小五)
P1點點世界有很多點點,它們都是可以變形的點。
璋在畫面上點了很多小點點,走到我的面前,
敘述內容,要我記下來。
對這「變形的點」感到好奇。
這個故事會走到哪裡?








「那是什麼?」彥指向鋼琴上方。
「喔!竹琴,是南洋的傳統樂器。」
「我能不能試試?」「當然可以。」
孩子輕搖竹琴,錚鏦竹聲穿過光影,
彷若置身豐饒果味的熱帶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