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一帆風順

  翻著「交通工具」主題書,心中想著,「交通工具」主要目的是什麼?不過是把人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罷了。這種移動的慾望,人人皆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交通工具」這個主題看似容易進行,稍一不慎,就會在交通工具的結構和種類上打轉。決定走另外一條路,引發孩子移動的想望。教師的提點,是能打開孩子另扇窗門。

    我讀《跟著夢想前進
---哥倫布》給孩子聽。這是本帶著古樸畫風,以捷克作者彼得席斯的觀點介紹哥倫布航海故事。首頁,作者轉載哥倫布航海日誌上的一段話:

 「我在茫茫海上航行, 
 
一直到今天,這一份執著追尋夢想的心, 
 全是為了要探索世界的秘密。」 

    整本書像是一本古老相簿,浮貼著陳舊的照片。當一艘橘船藍帆的船出現時,孩子眼神一亮。船邊佈滿海怪,有飛的,有游的,有長毛尖爪的,透露著那個時代人們對海的想像與恐懼。從前的地圖,甚至把歐洲畫成四面圍堵高牆,牆外有怪獸看守的模樣。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時代對未知世界的想像與模擬,有人提出,有人批判。人們想像它,敬畏它,探索它,證實它。海和海外的未知世界,有如一顆待發的種籽,隱埋在十五世紀末人們的心中。

   更
早呢?更早的馬可波羅影響著西方人對海外東方的想像。

    馬可波羅沿著近東、西亞、波斯,攀越帕米爾高原,橫越新疆,穿過絲路,進入蒙古統治的中國。那年才
1271。跟哥倫布的1492往西前進足足差了近200年。而哥倫布的那顆探索芽苗也恰是兩百年前那本《馬可波羅遊記》啊!

    讀這本書給孩子聽,是否能如《馬可波羅遊記》對哥倫布的影響般的影響著他的人生?不知道。但一本書影響人的一生,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確實能夠。人的活動範圍和經驗實在有限,經常讀書給孩子聽,是想透過他人的經歷,讓孩子經歷不同的經歷。這些在久遠的將來,或可牽動這些小小孩兒的心靈。在想,一本小書影響著哥倫布的一生,亦是當時他的父母始料未及的事啊!

    對許多人而言,海是另個無知世界,它龐大兇猛,它無可預測。為下個月的繪本展,整理孩子上學期做的繪本,有如整理一艘艘風帆。待風揚起,放手讓他前行。今年七月,將以這本小書,揚起風帆,祝孩子一帆風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